现阶段正处于从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业转型的关键阶段,智能制造的核心是通过高效的生产设备、自动化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机电一体化作为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无论是传统制造企业的设备升级,还是新兴企业的智能工厂建设,都离不开机电一体化人才的支持。因此,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毕业生在制造业中的需求持续增长。
根据就业市场人才需求,机电一体化专业开设3个方向,包括:机电一体化专业、智能制造方向、无人机方向。
一、机电一体化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从事自动生产线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与营销以及机电产品辅助设计与技术改造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主要专业课程:机械制图、电气识图、安全用电、机械基础、电工基础、液压传动与气动控制基础、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普通加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电工基本技能、常用电工工具和电工仪表使用、配电线路安装与维修、变压器绕制及检修、电子线路装接调试与维修、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PLC控制电路安装与调试、市场营销等。
(3)未来就业方向: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技术员、大型设备销售人员、PLC编程员等。
二、智能制造方向
(1)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机械工程、控制技术及智能制造技术等相关学科基础理论与知识,熟练掌握智能化的基本技术,具备分析与解决智能制造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在智能制造工程相关领域从事智能装备及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检测与控制,智能装备的运用和维护,智能工厂运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主要专业课程:数控加工及工艺优化、数控加工刀具管理及在线检测、工业机器人集成与应用、智能物流安装与调试、非标执行机构优化与改造、智能传感器检测技术与应用、智能生产线集成控制技术应用、智能制造单元三维模拟仿真设计与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与应用、智能控制系统联调与运行等。
(3)未来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智能制造工程领域内从事智能制造系统的设计制造、工艺、智能装备故障诊断、维护维修,智能工厂系统运行、质量管理及系统集成等工作。毕业生可以从事智能制造系统设计、工厂自动化、生产线优化、数据分析与预测、工业互联网等方面的工作。还可以在科研机构、高校、工程咨询公司等单位从事研发、教学和咨询工作。
三、无人机方向
(1)培养目标: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是一个专注于无人机技术和应用的学科,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备无人机组装、调试、任务作业和故障检测与维护等能力,以适应无人机行业发展的需求。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拥有集无人机组装、调试、操控、设计制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实训中心,包括无人机模拟飞行、无人机组装调试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室,使学生能够完成从理论学习到模拟飞行再到组装调试及户外驾驶操控最后到行业应用全过程的教学任务。
(2)主要专业课程:机械制图、电气制图、金属材料选用与热处理、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电子技术基础、无人机法律法规、无人机概论、空气动力学、遥控技术、飞机原理与构造、飞行力学、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数控机床编程与工艺、钳工基本技能训练、车工技能训练、数控加工技能训练、无人机装配实训、无人机模拟操控实训、无人机操控实训、无人机航测实训、无人机维修与保养等。
(3)未来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军用和工业无人机装配与制造、保障与维护、飞行控制等工作,还可以在航测、航拍、公安安防、应急救援、电力巡检、国土监测、农林植保、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工作。
青岛机械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基地
学校教学设施完备,教学模式先进,教学手段丰富。针对专业特点,机电一体化专业配备专业实训室,全面实施一体化教学,学做结合,知行合一,既注重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更注重学生优秀素质品格的养成。
校企合作
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如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容商用冷链股份有限公司等,携手推进机电一体化专业在新兴行业的发展,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具备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选择机电一体化专业,是让孩子投身智能制造行业的明智之举。中职阶段的学习注重实践,能快速对接就业市场;若孩子有志深造,也可通过职教体系实现学历与技能的双重跃升。建议鼓励孩子在校期间多参与实训项目,关注行业动态,为成为“技术+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编辑人员—电话17096005106,我们尽快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