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被尊为中华武术四大门派之一。《中华武术》—— 一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拍摄的纪录电影片,作为影视媒体,第一次把梁山作为中国武术四大发祥地之一进行了介绍;紧接其后,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部文化题材的工具书——《齐鲁文化大辞典》也专门注释:“梁山是中国武术四大发祥地之一,一向与河南少林、湖北武当、四川峨眉齐名”; 1994年,四大武术门派高手云集梁山, 举行了中国首届武术四大门派高手邀请赛,代表当今中国武林最高水平的拳师同台比武,切磋技艺,共商中国武术的发展大计。由此可见梁山武术在中国武术界和中国武术史上的影响和地位。
梁山是水浒故事的发源地, 历史上也有许多武林佳话和民间习武的传统。 然而,查阅史籍,明朝以前梁山武术并没有形成本土武术门派和拳种。清朝,外地多个古老拳种相继传入梁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梅花拳以及少林拳等。这些外来拳种的传入,与水浒和梁山本土武文化遗韵相融和,形成了以梁山水浒功(梁山梅花拳)、洪拳、少林拳、燕青拳等十大拳种为代表的具有自身完整体系的梁山武术。
因此,梁山武术并不完全等同于水浒功夫。 它的起源要比水浒武文化早得多,它的范畴也要比水浒功夫广得多。在梁山武术十大拳种中,有八个拳种的起源早于梁山好汉起义。梁山县志将梅花拳(水浒功)、少林拳、洪拳、二郎拳、佛汉拳、太极拳等六大拳种列为梁山武术的基本拳种。2005年12月出版的《梁山武林》一书,又在梁山武术的整体体系中补充了二门洪拳、子午门功夫、三晃膀大洪拳和秘踪拳四大拳种,使梁山武术的主要拳种增加到十个。 |